(2)农业动力资源充分开发
第一层描绘了人们用镰刀收割麦,然后麦被装篮里运走;在海枣树,人们用耙耙麦脱壳。第二层描绘了人们赶着去碾压麦,使麦粒与麦壳分离,并将麦扬起,借助风走麦壳;然后人们将麦送到纳面前,交给他,并由他的助手登记数量。第叁层描绘了人们用绳丈量土地,以此作为纳税的依据;完成了纳税的人排成一行,而没有完成纳税的人被鞭打;
“修堤梁、通沟浍、行潦、安臧,以时决。岁虽凶败旱,使民有所耘艾”
在原始农业时期,人是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动力,《诗经》中记述的“耦耕”大概就是一种原始农业的劳动形式,所谓“千耦其耘”“十千维耦”;秋时期产讲到郑国先民在建立国家之初,“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也是一种原始农业的开垦方式。传统农业则除了农业生产者以外,人们广泛地使用畜力和其他自然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等大牲畜日益成为农业活动的重要动力,为农业向更广更深层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过去难以利用的土地被开垦来,并通过深耕细耨等耕作方式得到了改良。同时,力、风力等自然力也被开发利用,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服务。
和农人在日的大田里劳作的景象,实际上反映的就是周天“籍田”的场景。《通典·礼六》记述曰:“天孟之月,乃择元辰,亲载耒耜,置之车佑,帅公卿诸侯大夫,躬耕籍田千亩于南郊。冕而朱紘,躬秉耒,天叁推,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就是在孟正月,周天率领诸侯大臣亲自耕田,完成这种典礼,然后全国再开始大规模的耕生产。这种“籍田”的仪式意义很,表示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活动。史册上记载,到了西周末年,周宣王竟改成规,“不籍千亩”,遭到虢文公的激烈反对。虢文公苦婆心地劝周宣王说:“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于是乎始,敦庬纯固于是乎成,是故稷为大官。”因此“王事唯农是务,无有求利于其官以农功。叁时务农而一时讲武,故征则有威,守则有财。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矣,则享祀时至而布施优裕也”。这种鲜明的重农经济思想是西周社会经济思想的基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
“盗者死,盗者加”
《诗经·载芟》篇就是记述了当时农人们的集劳动场景和丰收后的愿望:“载芟在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彊侯以。有嗿其馌,思媚其妇,有依其士。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驿驿其达。有厌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麃。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不洽百礼。有飶其香,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如在气候温、无霜期长的地区,可以实行一年多熟制;在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则只能实行一年一熟制。中国农业自然条件比较复杂,我们的先民很早就在那些生长季较长、条件较好、人多地少的地区实行集约的复种制,提农产品产量和土地利用率,较早形成了耕细作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据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黄河域就已现了收粟后种麦或收麦后种粟种豆的复种轮作制。而以复种轮作为特的多熟种植技术,则在宋代长江以南地区得以推广和普及。在广大江南地区,普遍实行一年两熟制,而在岭南地区,更有一年叁熟制。如此的土地利用率,在世界上也是堪称一绝的。
在《》一书中也记有“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就是灾、旱灾、风雾雹霜灾、厉灾(瘟疫)和虫灾。在当时,化害为利,引溉田,与争地,有效地改变了北
在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中,相继发明和推广了铁犁、耧车、风车、车、石磨等农业耕作、利灌溉和农业加工方面的新型生产工。尤其是铁等金属工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提了农业生产力,改变了传统农业的发展平和发展面貌。